5/4/25

红烧排骨

每次买排骨就是拿来煲汤或是煮肉骨茶/咖哩。第一次煮红烧排骨,这是看小红书学来的。
排骨放入面粉和盐清洗几遍,锅里放入适量的冰糖,我有加一点点水煮溶(小红书说的炒糖色),放入排骨炒,放入姜片和葱,加入酱油,蚝油,黑酱油和水焖煮。我放入气压锅里煮30分钟,再放入锅里用煤气炉大火收干汁。

玻璃生菜。
这排骨煮出来有点太甜了,下次要放少点冰糖。可能我很少煮这样有甜味的肉,儿子说排骨还是拿来煲汤比较好吃。
母子俩的午餐。

5/1/25

家常便饭

基本上每天都有煮饭煮菜,周末才会外出用餐,只是最近很少拍照,都是很简单的家常菜。上一上4月份的照片。
这是老公有在家一起吃的午餐,女儿上学,煮了我们喜欢吃的,Asam 虾和酱油sotong (这两样女儿都不吃),再炒个香麦菜。
好久没烤烧肉了,没有失水准,一样是很好吃,这个食谱非常可以。
番薯粥,蛋包肉,我和儿子的午餐
鸡蛋,韭菜虾饼,菜,三人晚餐。
烧肉长豆炒饭
马铃薯肉片,炒番薯叶
某个周日午餐,猪油渣鸡蛋饭。
这两个月的运动量减少了很多,提不起劲来,早起煮了早餐/便当给女儿,6点多又倒头大睡,8点多9点才起来,10点要做工,来不及运动了。其实我很喜欢满身臭汗的感觉,喜欢那汗水滴滴答答的流下。希望我接下来可以更积极一些,毕竟一直告诉我自己,到了这年纪,要活得健康,保持规律的运动是不可少的。我没有美丽姐姐这样开朗乐观,我会和身上的肥肉斤斤计较,前一阵子发现有一点点的减轻,肚子没有那么的大,感觉心情很好,左看又看都很顺眼。最近这几个月真的是糟透了。
MCO开始戴的华为运动手表,第一个和第二个都是同一个款式,一个平均用了2年多,旁边的那个按钮给我按扁了,不能操作了。其实当手表还是可以的,可是我是需要那按钮来记录我的运动记录啊。
老公送了个新的运动手表,希望这个按钮不会给我按扁掉。五月份开始,我会好好加油的💪




4/30/25

4月份便当(下)

每天把煮好的便当照片和文字上传给大神,大神就会出篇好文章给我😂
星期一・雨

窗外的雨淅沥沥地落个不停,空气中透着微凉。这样的时候,最适合一碗热腾腾的日式咖哩乌冬面。软糯的乌冬面铺在碗底,躺着两瓣溏心蛋,蛋黄还带着温柔的流动感,几片翠绿秋葵点缀其间,像是春天藏在汤面上的小秘密。保温壶中,是香浓的咖哩汤,马铃薯吸饱了咖哩的灵魂,一口下去,暖到了心里。
星期二・晨光柔

厨房里早早飘出了锅气,一盘炒得清香的包菜鸡蛋冬粉铺满了白色的大盘,金黄的蛋丝和透明的冬粉纠缠缱绻,像阳光穿过薄纱。铁锅中滋啦作响的,是一颗颗酸梅鸡丁,焦香外皮包裹着微酸微甜的酱汁,唤醒了沉睡的味蕾。

早上喝了一杯温热的姜枣膏,驱寒也暖胃,像是对身体说了一句“辛苦了”。便当盒中盛好了糙米饭、配菜与肉香,为这一整天悄悄备足了力量。
星期三:简单也是一种温柔

今天家里没青菜了,就来个最简单的组合——干捞刀削面和辣酱水饺。面条筋道带点焦香,刀削的边缘不规则,像是被阳光揉过的海浪;水饺皮薄馅香,裹着辣油微微发亮。一荤一素,简单却满足。偶尔这样随性的吃一餐,也挺好的。
星期四:妈妈的能量便当

今天一早用空气炸锅烤了三文鱼,鱼皮微焦香脆,肉质外酥里嫩。炒了一大盘女儿最爱的青菜,特地加了她喜欢的肉碎和鱼丸。一边装饭盒,一边煮姜枣膏茶。今天学校考试,特意准备了有菜有肉有鱼的饭菜,希望她吃得饱饱、安心应考。
星期五的早餐

清晨简单而温暖。一杯细腻的十谷米糊,一盘蒸得饱满香甜的玉米块。阳光尚浅,空气里有谷物的醇香,慢慢唤醒一整天的精神。
星期一:温柔的便当

今天的便当有点小变化。用有机黑米混合三色糙米一起煮,成了一锅深紫色的饭,粒粒分明,带着自然的甘甜。搭配一锅肉碎马铃薯,土豆吸饱了酱汁,绵软中又带着咬劲;再加上一小碗烫青菜,翠绿清爽。三样菜色简单却丰盛,像是忙碌中给自己的一个小奖励。

星期二:为了女儿的一顿饭

女儿感冒了,喉咙也不舒服。今天的餐桌特别温柔——软绵绵的白粥,炒了一盘黑黑甜咸的肉片,还有一碗清甜炒包菜。希望这碗暖暖的粥,能带走她的不适,慢慢好起来。

4月30日 · 红眼睛的早晨

清早,女儿起床冲凉准备上学,我下楼煮面线汤。谁知她带着哭腔走下来,说眼睛张不开。抬头一看,一边眼睛红肿得厉害,鼻子也塞着,喉咙还痛。昨天刚考完试,今天便请了病假,好在面线还没下锅,赶紧劝她回床上继续睡。

中午带她去看诊,医生说喉咙发炎,眼睛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症。听了心里一紧,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。

4/24/25

小买卖 - 姜枣膏

写了17年的部落格,正式的第一次在这里做个小买卖。更年期的到来,身体从去年开始给了无数的警钟,让我放下了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。经历过了更年期前期,如今到正式步入更年期,工作压力没了,不必熬夜,不必紧张的赶工。但是最近被难以入眠一直困扰着,明明11点关灯躺在床上睡觉,但是就是翻翻转转,手上的智能手表告诉我凌晨一两点才正式入睡,甚至凌晨三点才睡着。睡眠质量很差,眼袋像个大熊猫一样,整个人都很憔悴。看到朋友自己在家熬煮姜枣膏来卖,看到这样这样干净的食材,文冬姜,红枣,枸杞,龙眼,红糖。而且是下单了才开始熬煮的,就试着买来喝,感觉很好喝,每天早上勺一小匙,放入热水冲泡就可以了,太方便了。连挑食的女儿也能接受这姜枣膏的味道,每天早上如果没有煮米糊/豆浆,她都是喝了一小杯才去上学。
朋友问起我是否有兴趣和她一起合作卖她的姜枣膏,就是当个代理推销姜枣膏。我说我要自己喝看先,如果是好喝我才帮她介绍,哈哈,毕竟一个对着数目字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会计师,要我干起销售推销,我不行啊。

第一次买了三罐。
第二次回购,包装越来越美。
非常用心的多层包装,确保邮寄过来完美无缺。
坦白说,才喝了3罐,而且是和女儿一起喝,是看不到什么效果啦,毕竟这不是保健品还是药物。只是觉得可以接受这样的饮料,戒掉了多年来每天都要喝白咖啡的习惯有两年了吧,每天早上吃了早餐就觉得必需喝一杯热饮才是完美的。现在早餐偶尔还是会喝咖啡,不然就是喝茶或是米糊豆浆之类。现在有多了一个选择,喝杯姜枣膏暖暖胃。
这姜枣膏非常的细滑,没有渣,不会辛辣,也不会太甜,我蛮喜欢的。
【手工熬制•家的温度】🏠

每一瓶姜枣膏都坚持手工慢熬,0添加防腐剂,只愿为你带来健康与安心产品特色💕🫰
✅纯手工制作,每日新鲜熬制
✅精选老姜、红枣、古法红糖
✅无添加剂、孕妇/体寒者友好
✅独立包装

来打个广告,有兴趣或是想试的话可以通过以下的电邮联系我下单。搞不好这将是帮我实现提前退休的一个开始呢,谢谢大家啦😍

Email : khormooiching@gmail.com



4/22/25

一鱼二煮- 姜丝煎鱼/番茄鱼

姜丝煎鱼,拿来配粥配饭都很好吃。
周日晚餐,天气实在是太热了,就煎了鱼,清炒包菜和煮番薯粥当晚餐。
煎多一片鱼,收进冰橱里,隔天拿来煮番茄鱼,快速的几分钟就煮好了。
少许油炒番茄,下小辣椒,再放入水煮滚,放入鱼块滚一滚,放些酱油调味就可以了。

4/17/25

4月份便当 (上){一份吃饭的记录,也是一点点好好生活的证据} /玩一玩 AI

来咯来咯,看到喜多米的博文,我也来跟一下风。来看看ChatGPT 怎样把我平淡无奇的原文变成个写作高手,才让我的读者不会看腻。

注明一下,蓝色字体是我的一成不变的原文,红色字体是ChatGPT 大神的佳作。

4月份第一个星期,便当不是粽子就是米菇。

四月第一个星期:便当陷入循环

菜单: 粽子/米菇(重复出现)
记录:
四月的开场像是卡在了便当循环里。
不是粽子就是米菇,换着花样,却又仿佛没变过。
有点单调,有点疲惫,但也正是这些没有惊喜的便当日,组成了真实的日常。

炒干河。

碳水掌管的心情释放

菜单: 炒干河
记录:
一整周的疲惫,在这一盘热气腾腾的炒干河里化解。
锅气十足,油香扑鼻,没有多余修饰,但吃起来踏实又满足。
有时候,碳水就是生活的解决方案。

周末去商场买的迷你面包,这个星期一就来个三文鱼鸡蛋面包和十谷米糊。

星期一:周末囤货带来的温柔开局

菜单: 三文鱼鸡蛋面包、迷你面包、十谷米糊
记录:
周末逛商场带回的迷你面包成了新一周的慰藉。
搭配上三文鱼鸡蛋面包和一碗热腾腾的十谷米糊,
周一不再是灰蓝色的,而是充满实在与松软香气的温暖早晨。

烤三文鱼,包菜汤。

星期二:一鱼一汤的安静晚餐

菜单: 烤三文鱼、包菜汤
记录:
晚餐走清简路线:烤三文鱼的油脂香气,包菜汤的轻柔甜润。
这是属于一个人的静好时刻,简单、平和,却不敷衍。

蒸洋角豆,肉碎蒸蛋,姜枣膏茶

星期三:绿意与暖茶,照顾好身体也照顾情绪

菜单: 蒸洋角豆、肉碎蒸蛋、姜枣膏茶
记录:
这顿饭像一封温柔的短信:提醒你别忘了照顾自己。
蒸洋角豆的清爽,肉碎蒸蛋的绵滑,还有姜枣膏茶的暖意,
每一口都在说,“慢一点,也没关系。”


椰糖叉烧,鸡蛋,菜和橙薯小米燕麦米糊。

星期四:甜咸交织,像是生活的妥协与温柔

菜单: 椰糖叉烧、鸡蛋、青菜、橙薯小米燕麦米糊
记录:
椰糖的甜香包裹着叉烧的咸香,青菜和鸡蛋稳住了平衡,
橙薯小米燕麦米糊像是在餐后给胃一个深深的拥抱。
这是有点讲究的便当日,是“想好好吃一顿”的念头被认真对待的那一餐。


每天煮好陪女儿看着她吃早餐,拍了张照片又来玩一玩,年轻就好,随手拍一张,就是那么青春美丽。就叫女儿也帮我拍一张,借她的碗和杯子来拍一张。不要吓到啊,我看了快哭了,太残忍了,做莫把我丑化到这个地步,这是从原图出来的。

小插曲:早餐照·母女版

每天早上,我都煮好早餐,陪女儿坐下,看着她吃。总要拍一张照片,记录她清晨的样子——随手一拍,就是青春、美丽、自带光效滤镜。

今天心血来潮,说:“你也帮妈妈拍一张吧。”
于是我借用了她的碗、她的杯子,摆好姿势,准备感受一下自己的“早餐时刻”。

结果——
不要吓到,我是说真的,不要吓到。
看了那张照片,我差点哭出来。太真实了,真实得残忍。
“这……是我吗?”我反复确认这是原图,没有滤镜,也没有后期。
我终于理解了,为什么镜头那么爱年轻人。

但还是笑了。
因为镜头也记录了,我认真为她准备早餐的样子。哪怕不美,哪怕憔悴,那是妈妈的日常模样,是她记忆里最真实的我。


哈哈,女儿教我的,“把她变瘦变年轻”,真的有变瘦了变年轻了,但是一点都不像我啊🤭🤭
没有一张吉卜立图是满意的,除了唯一一张儿子的毕业照。其它的就是把又老 又丑的我真真实实画了出来,不玩了啦。 

AI画像小插曲|“这不是我,我要退出!”

最近迷上了AI绘图。女儿教我怎么“把她变瘦变年轻”,
调调滤镜、修修发型,果然照片里的人瘦了、皮肤亮了——
只不过,看起来完全不是我。是另一个更有精神、更少女的人。

我也试了一下,想让AI给我画一张“宫崎骏风”的画像。
结果——
没有一张满意的。
每一幅都仿佛在说:“嗯,你的疲惫和现实我都忠实记录了。”
只有儿子的毕业照那张,被AI画得温柔又动人,是唯一能放进回忆里的那种。

至于我自己?
“我不玩了啦。”我笑着说。
但也知道,现实的样子虽然老、虽然不够美,却真实得让人忍不住心软。


一边写,一边笑,我要向大神多多学习啊,第一次抄出这么有墨水的文章。